西园寺近二十年发展回顾:高树戒幢学修并举
发布日期: 2018-06-10 浏览量: 12,602 次浏览
西园戒幢律寺办公室
江南名刹西园戒幢律寺,位于苏州市姑苏区,东依留园、西临寒山、北接虎丘、南毗大运河,地理区位优势显著,为吴郡善男信女朝拜祈福、文人雅士吟咏作赋的首访之地,历史文化底蕴深厚,是汉传佛教全国重点寺院,首届全国创建和谐寺观教堂先进集体。
寺内树木蓊郁、殿堂高耸;西花园花草繁茂、湖水澄碧,素有“寺在园中、园即寺景”之美称。元代至元年间,即有高僧驻锡建寺于此,名归元寺。明嘉靖年间,太仆寺卿徐泰时改建衰落的归元寺为私家园林,取名西园,后其子徐溶舍园为寺,取名复古归元寺,并于崇祯八年(公元1635年),延请茂林律师任住持,改名戒幢律寺,以示“高树戒律之幢,以戒为本、以律为宗”之意。尔后经数代住持努力,西园寺成为律宗道场,法会盛极一时,成为江南名刹。惜于清咸丰十年(1860),毁于兵燹,只剩下残垣颓壁、荒草萋萋。光绪年间,浙江按察使盛康与吴郡士绅倡议修复西园寺,请广慧老和尚来主持此项工作。广老自承担大任之后,托钵四方、不辞劳苦,从43岁到73岁,先后修建了大雄宝殿、观音殿、罗汉堂、天王殿、放生池及安僧的配套设施,及完成内部塑像,已是民国十五年(公元1926年),西园寺再度成为吴门首刹。
20世纪50年代,明开长老驻锡西园寺改传法制为十方选贤制,使西园寺成为十方丛林,也使寺院管理趋向民主化。“文革”期间,由于周总理的关心、迟浩田将军的保护以及寺院前两任住持明开、安上长老的舍身护寺,使西园寺成为苏州唯一没受严重破坏、基本保持完整的寺院。而且寺中八百余尊古佛像以及珍藏的古本书籍也得以保存。从1970至1980年,明开法师对藏书作了全面整理、登记、编目,安上法师进一步分类、造卡,经过两位长老的努力,西园寺珍藏的六万多册古版经书得到很好的保存,为新时期道场在人才培养上奠定了良好的基础。
近二十年来,西园寺在社会各界人士的关心支持下,在住持普仁大和尚、首座济群法师的带领下,在全体僧众的和合精进下,紧跟时代、服务社会,积极承当社会责任,进入全面发展时期。寺院在古建筑保护、周边环境整治、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,为寺院在新时期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。同时寺院继承了安上长老“道风、学风、家风”的“三风”遗训,并不断加以充实和完善,形成一套符合西园寺长期持续发展的理念——“一二三育人工程”,也就是:坚持一个原则,即坚持“以戒为师”的根本原则的道风建设;强化二项实践,即强化“以学导修,以修证学”为实践的学风建设;培养三类人才,即培养“弘法、修证、管理三类人才”为重点的家风建设,并在道风、教育、弘法、管理、基建等方面投入了大量的精力。
一、道风建设
(一)以戒为师继往开来
作为传统注重戒律的道场,自茂林律师奠定西园寺注重戒律的传统后,西园寺历代住持都非常注重戒律,严持戒律。茂林律师“凡我弟子,严持戒律。宗主念佛,深信因果。有不道者,摈之出寺”的遗训,一直被西园寺僧众奉为圭臬;广慧长老“兴废之基,乃在戒律,宗风一堕,莫可追挽”的遗训,一直警策着西园寺的僧众;明开长老“政策要像政策,干部要像干部,庙要像庙,和尚要像和尚”的“四像”理论,为西园寺道风建设指明了方向;安上长老“道风、学风、家风”的“三风”建设丰富了西园寺道风建设的内涵。
普仁大和尚自1998年担任住持以来不仅全面继承了这一优良传统,并根据当前实际,不断加以充实和完善,在寺院进一步深入开展以“坚持一个原则、强化二项实践、培养三类人才”为内容的“三风建设”,强调从律仪生活中培养僧人形象,从禅定修行中培养信心道念,从闻思经教中树立正知正见,不断推进“以教育促进道风建设,以管理保障道风建设”两项基本原则,逐步朝着“建设清净庄严道场,构建和合精进僧团,培养如法如律僧才”三个奋斗目标不懈努力。
(二)高树戒幢学修并举
西园寺始终秉承佛教优良传统,坚持律宗家风,遵循丛林规约,形成“从律仪生活中培养僧人形象,从禅定修行中培养信心道念,从闻思经教中树立正知正见”的戒幢精神,并作为大众的修学指南。
根据《宗教事务条例》等法律法规要求,寺院制定和完善了符合自身发展实际情况的规章制度,推动寺院规范自我管理,把依法依规开展宗教活动作为加强道风建设的首要任务。道风建设的推进离不开良好的氛围,良好的氛围是推进道风建设的前提,西园寺始终朝着建设清净庄严道场的目标奋斗而不断努力,寺院杜绝商业化对寺院的影响,不搞经忏佛事,倡导早晚课普佛,以及佛教传统节日旨在提高信心道念的诵经法会。积极营造良好学修环境,提高僧众整体素质,强化僧众宗教情感和信仰建设。
为提高常住僧众的综合素质,寺院积极创造良好学习氛围,把图书馆的建设作为长期任务来抓,形成了勤借书、多读书的学习风气。古德云:“人能弘道、非道弘人。”道风建设的具体推动有赖于有道之人,故僧伽教育是道风建设的基础。西园寺以僧伽教育为依托,促进道风建设,培养出一批有道心,有学识的僧才,为寺院的道风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。
在戒幢精神的引领下,寺院充分发挥班首的表率垂范作用,定期或不定期礼请班首师父或相关法师给常住僧众开示,引导大众学修,增强大众道念,避免在修行上走弯路。重点围绕佛法修学五次第,即:“皈依、发心、戒律、正见、止观”进行修学。



<微信服务号>
地址:苏州市留园路西园弄18号
电话:0512-65349545(客堂) 65511746(弘法部)
信箱:admin@web4bangladesh.com
Copyright © 2018-2020 苏州西园戒幢律寺